復合機器人是一種集AGV移動機器人和通用工業機器人功能于一體的機器人。在工業領域,一般工業機器人被稱為機械臂或機械手,主要代替人類手臂的抓取功能。AGV移動機器人是代替人類腿腳的行走功能,復合機器人是雙手雙腳結合這兩種功能。
協作機器人和復合機器人均采用“移動機器人和協作機器人”的組合方式,滿足多場景下的多工位作業,實現視覺檢測、產品抓取、裝配、分揀、裝卸、產品和夾具運輸、生化實驗、視覺檢測、人機協同操作、人工替代多機多工序協作。
他們對誕生的想法也不同:復合機器人的誕生離不開AGV產業的發展。2015年前后,國內AGV行業發展起來,行業內企業數量突然從10家增加到50家。很多AGV企業在做項目的過程中發現,AGV代替了人的腳(搬運)功能,智能柔性生產線中有很多工位是需要手腳并用的,比如數控加工中心、加工零件成品收集、原材料裝車等。因此,AGV機械手這種復合型機器人誕生了,期望組成1+1>2的效果。它們的缺點很明顯:雖然可以實現移動、抓取、識別、檢測等功能,但是由于機箱與機械臂或其他子單元的控制器完全不同,內部通信協議也完全不同,所以積分器的二次開發比較復雜。機器的“頭”并不出彩,控制頻率在50Hz左右,客戶的硬件成本和時間成本都比較高。但移動協作機器人的誕生歷史卻不同:移動合作機器人的誕生本身就是模擬人類的“手腳”,采用集成操作系統,精度更高,控制頻率2KHz,響應更快。
一般來說,復合機器人是AGV或機械臂企業,是為了滿足生產線的需求,由“移動機器人和機械臂”結合而誕生的;協作機器人是以替代人工手腳為基礎的。其實兩種功能都可以滿足各種操作要求,只是復合機器人控制的是手和腳,它們需要由更高層次的系統協同分配。協作機器人是腦控手腳,在符合復合機器人操作要求的情況下,可以更加直接、簡單、高能。
很多復合機器人在數控車間項目中采用雙視覺輔助定位方式:AGV將機械臂運送到近似位置,然后機械臂調整位置。整個過程控制需要PLC協調處理,需要進行視覺和軟件的二次開發,移動精度約為5毫米;而移動協作機器人的移動機器人底盤可以達到1 mm的重復定位精度,不需要視覺進行二次定位。